【迎新专栏】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学者风采
【发布日期:(2018-09-10 09:22:35)】 | 【点击:】

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校长,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国家“万人计划”教学名师,中山大学医学情报所所长,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副理事长,国家精品课程“生理学”和“实验生理科学”课程负责人、国家教学团队“实验生理科学”负责人,教育部高等学校医药学科(专业)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,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,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委员。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教学管理研究理事会副理事长;中国生理学会循环生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;广东柯麟医学教育基金会会长;广东省生理学会理事长;普通高等教育国家规划教材《生理学》主编,《生理学通报》主编。
长期从事生理学和医学教育的教学、科研一线工作,取得了丰硕的成果,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省部级基金22项,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,获省部级奖励6项;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,编著专著、教材26部;5次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。

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党委书记,中山大学研究员。曾任中共中山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,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,中山大学校工会常务副主席,校务委员会委员,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委员会委员,广东省教科文卫工会委员会常委,广州市海珠区十五届人大代表等职。
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与实践,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、研究生招生改革、研究生教育管理、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和博士生培养质量控制改革等方面,参与做了大量的探讨和实践,相关论文成果在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》上发表。在高校工会、教代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也做了有效的探索,相关调研报告获广东省教科文卫工会一等奖,相关论文在《中国教工》上发表。曾获评广东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,多次获得中山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。

夏书章,中国当代行政学的主要奠基人,“中国MPA之父”。现任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学校发展专家顾问委员会高级顾问、公共治理学院学科建设顾问,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名誉院长、教授、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,教育部人文社科百家重点研究基地—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名誉主任、中山大学行政法研究所名誉所长等职务。
曾获(世界)东部地区公共管理组织(EROPA)“杰出贡献”奖牌,中国老教授协会“老教授科教兴国奖”,美国公共行政学会颁发“国际公共管理杰出贡献奖”。

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副校长,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。研究领域为税收理论与中国税法、国际税收、企业纳税管理、税收筹划、中国财政管理等。
除校内任职外,还先后兼任中国财政学会理事、中国税务学会理事、中国税收筹划研究会副会长、中国税收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、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理事、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、广东省财政学会副会长、广东省企业家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、广东省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、广东省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、广东省税务学会常务理事、广东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、广州市人大常委会预算监督审查专家、广州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、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财经咨询专家等。在学术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50多篇,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10多项,主编参编出版著作9部。多次获中国税务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和一等奖;多次获广东省税务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、获广东省税务学会特别贡献奖;多次获中山大学奖教金奖励和优秀共产党员奖;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奖等。

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副校长,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。
研究专长为训诂学。在《文史》、《文献》、《中国哲学史》、《孔子研究》、《古汉语研究》、《古籍研究》、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》、《东方丛刊》、《学术研究》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。主编丛书、教材六种。出版专著三部。其中《中国语言避讳习俗》一书被译为韩文在韩国出版。1998年至2007年担任中山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,主管本科教学,在《中国高等教育》等刊物发表教学研究论文七篇。

林应河,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董事、原副校长。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,中国气象学会会员。曾兼任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副主任、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。
在职期间,承担编写雷达气象学教材和教学任务,参加了国家气象局主办的“华南前汛期暴雨试验研究”,国家“七五”科研攻关项目“珠江三角洲局地强风暴预报”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“华南地区二千年气候序列的建立”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“广东灾害性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影响”等研究,并发表多篇相关论文。合作出版《气象学》、《珠江三角洲局地强风暴》、《广东灾害性气候分析和预测研究》等专著。科研曾获省高教局科技进步奖和集体获国家局部级奖励。
(以上信息更新时间为:2018年9月1日)